国家公务员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阅读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络课程图书教材申论批改1对1公开课返回首页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如何“讲道理,摆事实”

推荐: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2018-01-19 09:36:19 |来源:湖南中公教育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论证的过程中,一般都得“讲道理,摆事实”,而其中的“讲道理”——理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论证形式,既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又区别于泛滥的案例论证。因此,学会理证法就成为申论作答的需备技能。那么如何才能驾驭理证法,将其用在文章写作过程呢?

理证法应用范围广,是支撑分论点的主要篇幅。具体来说包括原因分析、影响分析、政策分析、原理效应分析等四种分析方法。

一、原因、影响分析法

将分论点的主题做一个大的综合分析。

当今社会/时下,分析现状。究其原因,在于……,由此导致……,也造成了……/由于……造成……

二、政策分析

1、引用政策、法律法规作为理证,论证分论点的合理性。

2、具体写法:分论点+政策分析+总结观点

例如:

学礼,“立”民族素质之提高。范燕青书记的《争当文明市民,建设文明城市》的讲话精神中,明确提出建设文明城市的关键,就是提升市民素质,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突出以文明礼仪教育人,规范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将文明礼仪融入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培养广大市民的文明行为习惯。“礼”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方式。我们自身讲文明懂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三、原理效应分析

1、使用原理效应作为理证,论证分论点的合理性

2、分论点+原理效应分析+总结观点

例如:

学礼,立民族素质之提高。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青蛙会若无其事地待在水里,直至把它煮熟为止。在这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这是因为青蛙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这种“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民素质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展现着大国地位。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匮乏,使得公民素质亟待提高,如若一味争取经济的发展而继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那么中国的大国形象则会像青蛙效应中的青蛙一般,在出现问题时不及时发现、解决,不提升民族素质,就不能建设文明社会,就不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不能真正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公教育专家列举的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大家有效地论证文章观点,熟练掌握后既能使文章灵活新颖、完整流畅,又能体现出考生涉猎广泛、文采斐然,拿到高分也就不在话下了。

》》申论热点 丨政策背景丨事件背景丨深度解析丨经典范文《《

》》申论技巧 丨写作技巧丨名言佳句丨申论范文丨申论频道《《

》》关注中公微信wwwoffcn,了解更多考公资讯

 

相关文章: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_面试公告通知汇总(湖南地区)

2018国考笔试成绩查询预约提醒

相关阅读:

国考面试技巧 国考面试模拟题 历年面试题目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请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专题

湖南中公教育提示您:考生可关注湖南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微信号:hnzgjy),或联系在线咨询QQ进行咨询→点这里咨询

责任编辑(hnoffcn3)

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文章推荐
考试提醒
重点推荐
视频专区
推荐课程
最新活动